
三天前北海道浦河冲发生过5.6地震,昨日在不到6小时内又连发两次4级以上地震(5.3级和4.4级),震度分别为4和2。
三天前北海道浦河冲发生过5.6地震,昨日在不到6小时内又连发两次4级以上地震(5.3级和4.4级),震度分别为4和2。
今日全球发生了多次地震,其中有两场地震是焦点:日本岩手县地震和希腊克里特岛6.3级地震,其中岩手地震最大震度只有1级,为何却需要特别关注?
JCERI(日本灾难性地震风险指数)今天正式发布了基于日本全境及周边海域的大地震风险指数。JCERI全域指数对注册用户免费开放,用户只需邮箱注册后即可查询未来十年内任意一个月内的全域大震风险值。
本文为未来震见独家解析,运用日本全境指数,结合各地JCER指数,深度解析5~6月间日本大地震风险。 JCERI全境指数与各地风险速览 根据JCERI最新数据,5月中旬至6月上旬日本全境大地震(≥7.0级)风险指数为中等偏高(1994.45),较4月略降42.19。
大阪世博会开幕了。和历届世博会一样,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也将持续半年,4月13日开园,10月13日闭园。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加之近两年关于日本将发生特大地震的各种说法从官方到民间不一而足,于是想去大阪看世博会的宝子们自然会担心赴日期间遇上大地震。
根据日本官方及地震监测机构的最新监测数据,今天确认了关于南海海槽的2条消息,一条算好消息,一条算坏消息。基于最新的监测数据,JCERI修正了部分地区的指数,主要集中在关西和四国地区(附图)。
高风险区域预测、科学界的争议与警示、民众应对指南及重要提醒
关于4月地震窗口期,目前基于多维度分析框架,已确定日期范围及风险度。 声明:关于地震窗口期的评估,地震学界存在不同观点,JCERI基于历史模型及大数据概率统计及AI分析,认可地震窗口期提升大地震风险的理论,并因此修正了JCERI4月相关指数。
报告争议焦点:科学预警 vs. 社会恐慌。海啸:最致命威胁与逃生关键。启示:如何与“可预见危机”共存?
早在2012年3月内阁府就成立了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检讨工作组,并于2013年3月首次发布了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损失预估”报告,今年3月31日发布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新损失预估”报告是该工作组公开发布的第二个报告。
世纪之谜:东海地震的「沉默螺旋」。历史重演时刻表:1854年 安政东海地震(M8.4);1944年 昭和东南海地震(M8.2);2025年 JCERI监测到板块异常蓄能中...
太平洋板块以每年 8-9厘米 速度俯冲到北美板块下方,形成日本海沟(岩手-北海道)和千岛海沟(北海道东部)。板块边界锁定区(耦合区)应力积累至极限时,发生逆冲型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
太平洋板块俯冲至菲律宾海板块下方,后者再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复杂的三板块交汇(关东下方)。 活断层活动:东京湾下方的 相模海槽 及市区地下的 立川断层 是主要风险源。
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4-5厘米的速度向西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形成南海海槽。板块间的摩擦导致应力持续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板块边界发生大规模滑动,引发巨型逆冲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M8.0)。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M9.0)。 这两个日期被网友发现:2008+5+12=2025,2011+3+11=2025。 一时间,“2025年将发生超级地震”的传言甚嚣尘上。但真相是——地球板块运动从不看日历。
你知道东京曾在一夜之间沉入火海吗? 1703年12月31日,元禄关东地震(8.2级)袭击江户(现东京),引发大火与海啸,超10万人死亡。320年后的今天,科学家警告:“历史可能正在倒计时”......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核心区,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约20%发生在日本周边海域。随着板块运动持续积累能量,未来30年内发生特大地震(震级8级以上)的风险日益紧迫。本文基于地质构造、历史周期、社会脆弱性三重维度,剖析日本面临的五大核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