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小时内多板块南北三响:巧合?连锁反应?
先看数据,东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之后,在不到7小时的时间内,日本从南到北发生了3次地震,且3次地震的震级都在4级以上,最大震度都是2:
12:15 冲绳近海 4.7级,震中位于琉球海沟,属于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区域。
18:31 宫城县冲 4.0级,震中位于日本海沟,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的区域。
18:50 根室半岛南东冲 4.6级,震中位于千岛海沟,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交界处。

就地质构造带而言这3次地震并无直接关联性,不过结合今年日本各大地震带都进入了活跃期导致今年日本地震频发,但最近一周却相对静默的大背景、小背景来分析,今天从南到北的3次同步共震,真的纯属巧合吗?
日本所有地震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都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持续而稳定地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产生的动能。
这个宏大的过程在不断向整个日本下方的地壳和上地幔注入应力。
今天的三次地震,虽然地点不同,却可以看作是这个统一的、强大的动力源在不同薄弱点上的同时释放。它们“共享”同一个能量来源。
在JCERI系统中,这个叫“大尺度板块运动的统一驱动”模型,是体现日本跨板块应力相互作用的关键机制。
基于该机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整个日本列岛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满压力的“应力锅”,今天这三个地方同时“呲”出了三股蒸汽。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直接的“连锁反应”,并非一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或静态应力变化直接引发了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另一次地震,而是共同响应了一个更大的、区域性的背景应力变化。
如同煮饭时高压锅冒气,当锅内压力持续增加,向外出气口越来越多时,饭离煮熟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再考虑近期大事件的远程应力触发,如堪察加8.7级巨震,这种级别的大地震会永久性地改变地球的大地测量场。
这里要进一步介绍一个“时钟推进”效应(Clock Advance): 这是地震学家常用的一种模型。

假设每个断层都有其自身的“地震周期”,在大地震之后积累应力,直到下一次破裂。
一次大的区域应力变化(比如堪察加大震),或多次中小地震的累积效应,可能不会直接“触发”地震,但会给这些断层的“闹钟”拨快几分钟,让那些原本可能在几个月或几年后才会发生的地震,提前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发生。
因此,今日三地的地震,很可能不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
它们各自是由本地的地质条件决定的,但同时发生的时机,可能受到了共同的、区域性的高应力背景和近期大震扰动的影响而得以“同步”。
这是在“共同响应宏观应力场变化”的意义上,不同板块之间存在的一种深刻的、地球动力学层面的“关联”。
它或许表明日本下一场大地震的时针已经被向前拨动了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总之,可以预见的日本下一场超级大地震,正在加速向日本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走来。
你,做好准备了吗?